李貮

瞎几把乱写
目前主九五,偶尔会写高宗朝的其他人和事,不定时更新

"凤鸣朝阳":所谓高宗朝二十年无人进谏?

  昨晚看到《资治通鉴》里的一段话,几乎不加任何思考的就信了,感谢@何生一 骂醒我(捂脸)。内容来自我两的聊天记录,纯业余爱好者,逻辑并不是很清晰,在此整理,聊供一阅。这段话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:

  上既封泰山,欲遍封五岳,秋,七月,作奉天宫于嵩山南。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谏曰:“陛下封泰山,告太平,致群瑞,与三皇、五帝比隆矣。数年已来,菽粟不稔,饿殍相望,四夷交侵,兵车岁驾;陛下宜恭默思道以禳灾谴,乃更广营宫室,劳役不休,天下莫不失望。臣忝备国家耳目,窃以此为忧!”

  大概意思是,永淳二年七月,李九这个有钱有闲且闲不住的主想去把五岳全部封禅一遍,已经封了泰山,准备又去封嵩山,在嵩山南建造了一座奉天宫。这一建可不要紧,一个叫李善感的御史上书就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,说:陛下在泰山封禅过,已经证明你的功业了,这几年内有饥荒,外有战患,你本来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,现在反而广建宫室,劳役不停,天下人没有不对你失望的。我作为御史,国家的耳目,深深为此感到忧虑。而李九的反应是什么呢?你说得很好,但我不听。虽然不听,但我还是对你很好。"上虽不纳,亦优容之。"

      这本来只是一次普通的进谏,偏偏下面还有这么一段话:自褚遂良、韩瑗之死,中外以言为讳,无敢逆意直谏,几二十年;及善感始谏,天下皆喜,谓之“凤鸣朝阳”。李善感这么一进谏,打破了自褚遂良、韩瑗死后二十年无人劝谏皇帝的局面,当时的人都很高兴,称为"凤鸣朝阳"。

  我当时大为唏嘘,二十年啊,二十年,二十年没有一个人劝,就由着李九这倒霉孩子胡作非为,难怪他骚操作一大堆,难怪唐三世而亡,贞观一朝主仁臣直,讽谏成风的风气,就这么在高宗朝被打破了。可是,同样是《资治通鉴》的记载:

  九月,壬申,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、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,罪当除名;上特命杀之。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:“二人罪不当死。”上曰:“善才等斫陵柏,我不杀则为不孝。”仁杰固执不已,上作色,令出,仁杰曰:“犯颜直谏,自古以为难。臣以为遇桀、纣则难,遇尧、舜则易。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,是法不信于人也,人何所措其手足!且张释之有言:‘设有盗长陵一抔土,陛下何以处之?’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,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?臣不敢奉诏者,恐陷陛下于不道,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。”上怒稍解,二人除名,流岭南。后数日,擢仁杰为侍御史。

  这是一个比较有名的故事了,历史上狄公的第一次亮相就怼起了李治,在李治"作色令出"的情况下依然犯颜直谏。而且还不止一次:

  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,朝廷慑惧,仁杰奏之,请付法寺,高宗特原之。仁杰奏曰:"国家虽乏英才,岂少本立之类,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?必欲曲赦本立,请弃臣于无人之境,为忠贞将来之诫。"本立竟得罪。

  而当时狄仁杰的官职是:"以明经举,授汴州判佐。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,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曹。""仪凤中为大理丞,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,无冤诉者。……居数日,授仁杰侍御史。"一个御史光史料可见就怼了他两三回,每一次李治都听从了。而高宗朝真正的官吏核心是个什么情况呢?显庆前的例子就不举了,单举显庆后的:

  时造蓬莱、上阳、合璧等宫,频征伐四夷,厩马万匹,仓库渐虚,张文瓘谏曰:“隋鉴不远,愿勿使百姓生怨。”上纳其言,减厩马数千匹。

  这个"谏"字运用的春秋笔法,多么的响亮,多么的醒目,一下抓住了我的眼球。这个张文瓘重病将死,还在劝李治罢兵新罗:

  上将发兵讨新罗,侍中张文瓘卧疾在家,自舆入见,谏曰:“今吐蕃为寇,方发兵西讨;新罗虽云不顺,未尝犯边,若又东征,臣恐公私不堪其弊。”上乃止。癸亥,文瓘薨。

  是我对"谏"字有误解,还是砸缸兄有误解?无人进谏?以言为讳?这一个一个的"谏",仿佛已使"自相矛盾"四个字跃然纸上。同样出现"谏"字的还有郝处俊:

  甲寅,上御翔鸾阁,观大醫。分音乐为东西朋,使雍王贤主东朋,周王显主西朋,角胜为乐。郝处俊谏曰:“二王春秋尚少,志趣未定,当推梨让枣,相亲如一。今分二朋,递相夸竞,俳优小人,言辞无度,恐其交争胜负,讥诮失礼,非所以崇礼义,劝敦睦也。”上瞿然曰:“卿远识,非众人所及也。”遽止之。

  同样是郝处俊。李治想禅位给老婆,郝侍郎直接把他骂了回去:

  上苦风眩甚,议使天后摄知国政。中书侍郎同三品郝处俊曰:“天子理外,后理内,天之道也。昔魏文帝著令,虽有幼主,不许皇后临朝,所以杜祸乱之萌也。陛下奈何以高祖、太宗之天下,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!”中书侍郎昌乐李义琰曰:“处俊之言至忠,陛下宜听之。”上乃止。

  想玩的时候也有人劝:

  秋,八月,丁未朔,诏以十月幸凉州。时陇右虚耗,议者多以为未宜游幸。上闻之,辛亥,御延福殿,召五品已上谓曰:“自古帝王,莫不巡守,故朕欲巡视远俗。若果为不可,何不面陈,而退有后言,何也?”自宰相以下莫敢对。详刑大夫来公敏独进曰:“巡守虽帝王常事,然高丽新平,馀寇尚多,西边经略,亦未息兵。陇右户口凋弊,銮舆所至,供亿百端,诚为未易。外间实有窃议,但明制已行,故群臣不敢陈论耳。”上善其言,为之罢西巡。未几,擢公敏为黄门侍郎。

  


  而同时期的左仆射戴至德更是:

  戴仆射在职无异迹,当朝似不能言。及薨,高宗叹曰:"自吾丧至德,无可复闻,当其在时,事有不是者,未尝放我过,因索其前后所陈章奏盈箧,阅而流涕,朝廷始追重之。

  戴至德活着的时候,没有放过李治的任何一个不是。他死之后,李治拿着他的奏章边看边哭,说以后再也没有人这样劝我了,堪称高宗朝魏征。

  还有怼得更厉害的:

  上屡责侍臣不进贤,众莫敢对。司列少常伯李安期对曰:“天下未尝无贤,亦非群臣敢蔽贤也。比来公卿有所荐引,为谗者已指为朋党,滞淹者未获伸,而在位者先获罪矣,是以各各杜口耳。陛下果推至诚以待之,其谁不愿举所知!此在陛下,非在群臣也。”上深以为然。安期,百药之子也。

  这已经直接把矛头指向高宗,说这是你这个皇帝的过错了,是你待人不诚,贤人才不能为你所用。李治认为他说得很对。这许多记载,大部分都同样出自《资治通鉴》,而且几乎每次有人进谏,李九都听从了,并且嘉奖进言者,唯一不采纳的只有李善感劝他停封嵩山那次(到底是有多想去)。前面的许多史料,足以驳回"中外以言为讳,无敢逆意直谏,几二十年",前后记载如此迥异,难免使人生疑。连隋炀帝那样的皇帝,到了天下离心的时刻,依旧有人进谏,李九究竟是有什么神通,竟能让天下人闭嘴二十年?以砸缸兄的史学和文学造诣,断不能说是有多疏漏,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带着思考,我找到了这段史料最开始的出处:

  自瑗与遂良相继死,内外以言为读将二十年。帝造奉天宫,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,时人喜之,谓之“凤鸣朝阳”。(《新唐书 韩瑗传》)

  与《资治通鉴》的记载大同小异,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两点:《新唐书》较略,而《资治通鉴》较详。以及用词上,《新唐书》仅说"以言为读",也就是忌讳进言,而《资治通鉴》则说"以言为讳",无敢进言,一个是有人说但不太想说,一个是大家都不敢说,这两者间程度的差异,是大有不同的。

  再看"凤鸣朝阳"出处,来自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于是后人用凤鸣朝阳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。如此看来,当时即便真有这个御史上谏,"凤鸣朝阳"的说法,那也是夸李善感言辞激切,才华横溢,而不是这件事稀奇(至少李九觉得这不稀奇,嵩山封禅他从上元年间就开始筹划,被怼了多少回了)。有人上谏="凤鸣朝阳"=稀奇事=二十年没人上谏的说法,大概是以讹传讹之故。再联想到《新唐书》和《资治通鉴》都是宋人所修,而赵官家及其下属文人们对李治的态度众所周知:

  “武氏之乱,唐之宗室戕杀殆尽,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。以太宗之治,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,而几于遂绝,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?以太宗之明,昧于知子,废立之际,不能自决,卒用昏童。高宗溺爱衽席,不戒履霜之渐,而毒流天下,贻祸邦家。呜呼,父子夫妇之间,可谓难哉!可不慎哉?”(《新唐书 高宗本纪》)

  "初,武后能屈身忍辱,奉顺上意,故上排群议而立之;及得志,专作威福,上欲有所为,动为后所制,上不胜其忿。...自是上每视事,则后垂帘于后,政无大小皆与闻之。天下大权,悉归中宫,黜陟、生杀,决于其口,天子拱手而已,中外谓之二圣。"(《资治通鉴》)

    李九因为他老婆的原因,唐以后一直被历代官方黑,(其实唐代就很糊了,什么天子拱手,牝鸡司晨,很多都出自野史《大唐新语》)作为一个反面教材,在起"知更替,明得失"作用的史书之中,就没有过什么好形象。再加北宋一朝,先有刘娥,后有高太后,使宋人不得不产生女主当国的忧虑,只能以修史为名警戒时人。于是在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里出现的前后矛盾现象堪称有趣:内兴文治,外举武功的李九,一会儿"高丽百姓朕之百姓",一会儿将伐新罗,一会儿"欲图吐蕃"(《资治通鉴》),结果文中时不时出现的主观评价乃至后面的"史臣曰",硬生生把他打入昏庸之主的行列。这段"凤鸣朝阳"的史料,所用手法也正是始于《春秋》《左传》的写史传统,即以主观的道德评价插入文中,寄寓褒贬,表达鲜明的价值立场,"谏"与"不谏"的区别,正是说明这一现象的例证之一,为了突出道德立场,不得不与先前的记载相背离。褚遂良与韩瑗因废王立武之事与高宗政见相左而死,提及二人死后无人上谏,无非是要给赵官家们一个鲜明的警示:不可令后宫干政,进谏要听,否则会和唐高宗朝一样人人以言为讳,天下离心。如今时代既已变化,女子从政已然不是"司晨牝鸡"的祸事,私以为,我们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,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,也要保留自己的独立思考,敢于批判和质疑。本文仅是猜想,欢迎各位糖圈同好及相关领域专家理性讨论。

  



评论(14)

热度(56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